党建之窗
>>更多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公报一图速览
市医院召开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总结会议
市医院赴两当县人民检察院开展党建共建暨巡回医疗活动
市医院与陇南市森林消防支队签订合作协议,共促应急救援与医疗深度融合
市医院召开党纪学习教育总结会议
习近平: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市医院党委举行以课代训 对新一届支部委员开展党务工作培训
市医院党委举行以课代训 对新一届支部委员开展党务工作培训
市医院召开党建工作专题会,党委书记讲党课
〖抓执行促落实〗市医院西院区党支部携手北山社区党支部开展共筑健康家园义诊活动
市医院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召开第六次集体学习会
〖抓执行促落实〗市医院召开党风廉政建设暨行业作风建设工作专题会
“三抓三促”市医院机关党支部在行动
市医院党委召开2022年度民主生活会
市医院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召开学习会
市医院普外科成功实施一例肝巨大血管瘤切除术
来源:时间:2022-01-17点击:872次
【字体:大 中 小】
近日,我院普外科收治了一名肝巨大(直径>10cm)血管瘤患者,并为其成功实施了手术,目前患者已康复出院。
患者,52岁,主因“发现肝占位性病变1周”入院,入院时外院CT提示肝右后叶占位性病变,初步诊断为:血管瘤,瘤体直径约12cm。入院后进一步行上腹部磁共振平扫及增强检查,结果提示:肝右后叶血管瘤并囊变。
患者,52岁,主因“发现肝占位性病变1周”入院,入院时外院CT提示肝右后叶占位性病变,初步诊断为:血管瘤,瘤体直径约12cm。入院后进一步行上腹部磁共振平扫及增强检查,结果提示:肝右后叶血管瘤并囊变。

普外科主任、主任医师张永全组织全科医师进行讨论,通过对病情的全面分析,最终确定了诊疗方案:肝血管瘤(巨大),且血管瘤位于肝S7段边缘,存在破裂出血风险,手术指征明确,结合我院当前治疗技术条件,决定为患者实施肝血管瘤切除术。经过积极术前准备,手术在张永全主任的指导下,由李金科副主任医师主刀,主治医师杨爱福、崔仁杰协助顺利完成。术后患者病情恢复良好,病理诊断结果为:海绵状血管瘤。
肝血管瘤是最为常见的肝脏良性肿瘤,是先天性肝脏末梢血管畸形,在胚胎发育过程中由于肝血管发育异常,引起血管内皮细胞异常增生形成肝血管瘤。按照病理类型肝血管瘤可以分为以下四类:肝海绵状血管瘤,肝硬化性血管瘤,肝血管内皮细胞瘤,肝毛细血管瘤。其中肝海绵状血管瘤较为多见。我国按照瘤体大小将肝血管瘤分为3级:瘤体直径<5cm者称小血管瘤;直径5~10cm者称大血管瘤;直径>10cm者则称为巨大血管瘤。肿瘤一般生长缓慢,病程长达数年以上,瘤体较小时无任何临床症状。但是,少数肿瘤体积逐渐增大,压迫周围器官引起临床症状,如血管破裂造成瘤内出血、Kasabach-Merritt综合征、布-加综合征等。多数肝血管瘤体积小,无临床症状,无需特殊治疗,动态观察即可。但是,少数肝血管瘤体积逐渐增大,会压迫周围脏器,产生临床症状,则需积极治疗。目前治疗手段有手术治疗、介入治疗以及药物靶向治疗等,但手术切除是治疗本病的最有效方法。
此例手术的成功实施,标志着我院外科在肝脏手术技术上迈上了新台阶,也为普外科今后开展更高难度的肝脏外科手术奠定了基础。
肝血管瘤是最为常见的肝脏良性肿瘤,是先天性肝脏末梢血管畸形,在胚胎发育过程中由于肝血管发育异常,引起血管内皮细胞异常增生形成肝血管瘤。按照病理类型肝血管瘤可以分为以下四类:肝海绵状血管瘤,肝硬化性血管瘤,肝血管内皮细胞瘤,肝毛细血管瘤。其中肝海绵状血管瘤较为多见。我国按照瘤体大小将肝血管瘤分为3级:瘤体直径<5cm者称小血管瘤;直径5~10cm者称大血管瘤;直径>10cm者则称为巨大血管瘤。肿瘤一般生长缓慢,病程长达数年以上,瘤体较小时无任何临床症状。但是,少数肿瘤体积逐渐增大,压迫周围器官引起临床症状,如血管破裂造成瘤内出血、Kasabach-Merritt综合征、布-加综合征等。多数肝血管瘤体积小,无临床症状,无需特殊治疗,动态观察即可。但是,少数肝血管瘤体积逐渐增大,会压迫周围脏器,产生临床症状,则需积极治疗。目前治疗手段有手术治疗、介入治疗以及药物靶向治疗等,但手术切除是治疗本病的最有效方法。
此例手术的成功实施,标志着我院外科在肝脏手术技术上迈上了新台阶,也为普外科今后开展更高难度的肝脏外科手术奠定了基础。


甘公网安备 62120202100170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