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之窗
>>更多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公报一图速览
市医院召开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总结会议
市医院赴两当县人民检察院开展党建共建暨巡回医疗活动
市医院与陇南市森林消防支队签订合作协议,共促应急救援与医疗深度融合
市医院召开党纪学习教育总结会议
习近平: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市医院党委举行以课代训 对新一届支部委员开展党务工作培训
市医院党委举行以课代训 对新一届支部委员开展党务工作培训
市医院召开党建工作专题会,党委书记讲党课
〖抓执行促落实〗市医院西院区党支部携手北山社区党支部开展共筑健康家园义诊活动
市医院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召开第六次集体学习会
〖抓执行促落实〗市医院召开党风廉政建设暨行业作风建设工作专题会
“三抓三促”市医院机关党支部在行动
市医院党委召开2022年度民主生活会
市医院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召开学习会
乙型脑炎,你想知道的那些事儿
来源:时间:2017-09-02点击:1040次
【字体:大 中 小】
流行性乙型脑炎(简称乙脑)是由乙脑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其起病急,患者症状轻重不一,重症病例常累及中枢神经系统,出现高热、惊厥、昏迷直至痉挛性瘫痪,甚至死亡,且幸存者常留有不同程度的后遗症。乙脑这么可怕,该如何保护自己不被感染呢?下面就是划重点的时间啦,大家请注意!
1、重点一 乙脑的传染源是什么?
乙脑最重要的传染源是猪(主要是仔猪),仔猪出生率高而无免疫力,受蚊虫叮咬后约100%受感染,感染后病毒血症维持时间长,且血液中病毒滴度高,三带喙库蚊叮咬仔猪后易被感染。
2、重点二 乙脑是通过什么途径传播的?
乙脑主要通过携带乙脑病毒的蚊虫(如三带喙库蚊、淡色库蚊、白纹伊蚊、中华按蚊等)或其他昆虫叮咬人体传播,其中三带喙库蚊带毒率高(约90%),兼吸人血和猪血,对乙脑病毒的感染阈值低而排毒量高。经研究,三带喙库蚊分布与我国乙脑疫区范围基本一致,三带喙库蚊密度增高时,乙脑易出现流行。
3、重点三 那些人群容易感染乙脑?
人对乙脑病毒普遍易感,但主要是青少年,流行区10岁以下儿童最为易感。近年来,由于乙脑疫苗纳入扩大国家免疫规划疫苗,适龄儿童接种率较高,乙脑病人的发病年龄构成也发生了变化,发病年龄开始向大年龄推移,中老年病例增加。
4、重点四 乙脑发病有哪些特点?
乙脑作为一种蚊媒传染病,其发病具有一定的季节性和地域性。夏秋季是乙脑的高发季节,南方地区多在7~8月份,北方地区多在8~9月份。我国近年来的乙脑病例主要分布在西南和华中地区,甘肃省的乙脑病例多集中在陇南、天水、兰州、定西、平凉、庆阳等地。
乙脑的潜伏期为4~21天,一般10天左右。发病初期患者体温急剧上升,并出现头痛、恶心和呕吐等症状,部分患者会有嗜睡或精神倦怠,随着病程发展,患者的意识障碍会明显加重,出现昏睡、昏迷,严重者甚至出现死亡。少数重症患者半年后仍有后遗症,主要为痴呆、失语、肢体瘫痪、癫痫等。
5、重点五 被叮咬了乙脑患者的蚊子叮了会不会得乙脑?
一般不会,由于人被感染后仅发生短期病毒血症,且血中病毒数量较少,并绝大部分呈隐性感染,因此患者及隐性感染者作为传染源的意义不大。
6、重点六 被携带乙脑病毒的蚊子叮了一定会得乙脑吗?
绝大多数感染者会呈现隐性或亚临床感染,仅有少数出现典型乙脑症状。
7、重点七 哪些措施可以有效预防乙脑?
第一,接种乙脑疫苗以提高人群免疫力是预防乙脑的有效措施。目前有减毒活疫苗和灭活疫苗两种:乙脑减毒活疫苗,分别于儿童8月龄、2周岁各接种1剂,目前甘肃省儿童常规免疫使用的就是乙脑减毒活疫苗;乙脑灭活疫苗,8月龄接种2剂,间隔7~10天,2周岁和6周岁各接种1剂。
第二,灭蚊防蚊以切断传播途径是预防乙脑的重要措施。灭蚊要强调一个“早”字,最好在乙脑流行前1-2个月开展一次大规模的灭蚊活动。要清扫卫生死角、积水,疏通下水道,喷洒消毒杀虫药水,消除蚊虫孳生地;在农村重点是消灭牲畜棚(特别是猪圈)的蚊虫。夜间睡觉防止蚊虫叮咬可用蚊帐,驱蚊剂等,提倡不露宿。黄昏户外活动应避免蚊虫叮咬。
1、重点一 乙脑的传染源是什么?
乙脑最重要的传染源是猪(主要是仔猪),仔猪出生率高而无免疫力,受蚊虫叮咬后约100%受感染,感染后病毒血症维持时间长,且血液中病毒滴度高,三带喙库蚊叮咬仔猪后易被感染。
2、重点二 乙脑是通过什么途径传播的?
乙脑主要通过携带乙脑病毒的蚊虫(如三带喙库蚊、淡色库蚊、白纹伊蚊、中华按蚊等)或其他昆虫叮咬人体传播,其中三带喙库蚊带毒率高(约90%),兼吸人血和猪血,对乙脑病毒的感染阈值低而排毒量高。经研究,三带喙库蚊分布与我国乙脑疫区范围基本一致,三带喙库蚊密度增高时,乙脑易出现流行。
3、重点三 那些人群容易感染乙脑?
人对乙脑病毒普遍易感,但主要是青少年,流行区10岁以下儿童最为易感。近年来,由于乙脑疫苗纳入扩大国家免疫规划疫苗,适龄儿童接种率较高,乙脑病人的发病年龄构成也发生了变化,发病年龄开始向大年龄推移,中老年病例增加。
4、重点四 乙脑发病有哪些特点?
乙脑作为一种蚊媒传染病,其发病具有一定的季节性和地域性。夏秋季是乙脑的高发季节,南方地区多在7~8月份,北方地区多在8~9月份。我国近年来的乙脑病例主要分布在西南和华中地区,甘肃省的乙脑病例多集中在陇南、天水、兰州、定西、平凉、庆阳等地。
乙脑的潜伏期为4~21天,一般10天左右。发病初期患者体温急剧上升,并出现头痛、恶心和呕吐等症状,部分患者会有嗜睡或精神倦怠,随着病程发展,患者的意识障碍会明显加重,出现昏睡、昏迷,严重者甚至出现死亡。少数重症患者半年后仍有后遗症,主要为痴呆、失语、肢体瘫痪、癫痫等。
5、重点五 被叮咬了乙脑患者的蚊子叮了会不会得乙脑?
一般不会,由于人被感染后仅发生短期病毒血症,且血中病毒数量较少,并绝大部分呈隐性感染,因此患者及隐性感染者作为传染源的意义不大。
6、重点六 被携带乙脑病毒的蚊子叮了一定会得乙脑吗?
绝大多数感染者会呈现隐性或亚临床感染,仅有少数出现典型乙脑症状。
7、重点七 哪些措施可以有效预防乙脑?
第一,接种乙脑疫苗以提高人群免疫力是预防乙脑的有效措施。目前有减毒活疫苗和灭活疫苗两种:乙脑减毒活疫苗,分别于儿童8月龄、2周岁各接种1剂,目前甘肃省儿童常规免疫使用的就是乙脑减毒活疫苗;乙脑灭活疫苗,8月龄接种2剂,间隔7~10天,2周岁和6周岁各接种1剂。
第二,灭蚊防蚊以切断传播途径是预防乙脑的重要措施。灭蚊要强调一个“早”字,最好在乙脑流行前1-2个月开展一次大规模的灭蚊活动。要清扫卫生死角、积水,疏通下水道,喷洒消毒杀虫药水,消除蚊虫孳生地;在农村重点是消灭牲畜棚(特别是猪圈)的蚊虫。夜间睡觉防止蚊虫叮咬可用蚊帐,驱蚊剂等,提倡不露宿。黄昏户外活动应避免蚊虫叮咬。


甘公网安备 62120202100170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