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全国卫生文明建设先进集体】【全国百姓放心示范医院】【省级文明单位标兵】

我院冬病夏治、穴位敷贴(三伏贴)预约中...

来源:时间:2017-07-14点击:1186次
【字体:
      三伏贴又称三伏天灸,是一种源于清朝的中医疗法,以“冬病夏治”为原理,将中药敷贴在特定穴位上治疗秋冬发作的疾病。敷贴的膏药如提款卡大小,一般四个为一组使用,针对不同的疾病,一般要将四片膏药一起贴在后背的不同位置,保持八小时即可揭下。
 
      基本作用
      一是穴位作用:通过经络的传导和调整,可纠正脏腑阴阳的偏衰,改善经络气血的运行,对五脏六腑的生理功能和病理状态,产生良好的、温和的治疗和调整作用,从而达到以肤固表、以表托毒、以经通脏、以穴驱邪和扶正强身的目的。
      二是药效作用:药物直接敷贴于体表穴位上,药性透过皮毛腠理由表入里,渗透达皮下组织,一方面在局部产生药物浓度的相对优势;另一方面可通过经络的贯通运行,直达脏腑失调、经气失调的病所,发挥药物"归经"和功能效应,从而发挥最大的全身药理效应。
      三是综合作用:敷贴疗法是传统针灸疗法和药物疗法的有机结合,其实质是一种融经络、穴位、药物于一体的复合性治疗方法。
      三伏贴的时间
      每一伏的第一天,是敷贴的最佳时机,若错过了这天,头伏内无论哪天贴,效果也都可以,患者只要在接下来的二伏、三伏对应的日子贴敷就行。每10天贴1次,最好是连续贴3次,为1个疗程,并且连续贴3年。三伏贴一般在头伏、二伏、三伏的第一天上午11时以前贴完药饼。上午11点到下午1点是午时,中医认为此时人的穴位、毛孔充分张开,若刚贴完药饼,药力最容易渗透到体内。
      为确保疗效,一般须贴4-6小时。刚贴上去时感觉凉凉的,稍过一会儿,局部会发痒、发热,一定要贴过午时,如果无特别不适,可适当延长贴敷时间。皮肤较敏感的患者,需仔细观察敷贴过程中皮肤的反应,若灼热刺痛、发痒发热明显,则应及时取下药物。药饼取下后可以洗澡,但不要搓背,穴位上的水用毛巾轻轻吸干。
      三伏灸的注意事项
      1.服药前应先洗澡或清洗贴敷部位;
      2.贴敷当天避免吹电风扇、空调、剧烈运动、禁止沐浴;
      3.如果局部皮肤出现瘙痒时,不要用手搔抓,可用手拍打患处,以防感染;
      4.贴敷后24小时内不能晒太阳,注意休息;
      5.贴敷后一月内忌烟、酒,禁食生、冷、辛辣刺激性食物及肥甘厚味。
      具体贴敷时间
      初   伏   2017年7月12日——7月21日
      中   伏   2017年7月22日——7月31日
      中伏加强  2017年8月1日——8月10日
      末   伏   2017年8月11日——8月20日
      地址:陇南市第一人民医院中医康复科(东江院区门诊楼三楼西南角)
      联系电话:17866152193(邓医生)
                        15294082922(马医生)